Page 16 - 世界各國語文教育政策研究
P. 16
世界各國語文教育政策研究
Furthermore, as the historical context in which s. 23 was enacted suggests, minority language groups cannot always rely upon the majority to take account of all of their linguistic and cultural concerns. Such neglect is not necessarily intentional: the majority cannot be expected to understand and appreciate all of the diverse ways in which educational practices may influence the language and culture of the minority.
有關法規部分,法官認為『亞伯達法』(Sec. 13, 158-159)未必阻礙當局遵 循憲章,然而,卻也未能保證有助於推動憲章第 23 條的保障(pp.391-92);至於 『第 490/82 號條例』規定至少 20% 的時數必須採用英文,可能會妨礙達成學生可 以完全使用法語受教的目標,除非省政府可以證明某種程度的英語能力是必要的 (p.393)。由於省政府執意要求澄清一些憲政疑點,聯邦最 高法院在 1993 年進 一步做出 Reference re Public Schools Act (Man.) 判決,指 出司法單位不方便過 於介入議會立法、或是行政措施,特別是詳細規範技術 層面的要求;不過,首席 大法官 Antonio Lamer 倒是釐清,由憲章第 23 條所 保障的少數族群語言教育設施 權,可以衍生出「獨特硬體安排的權利」(right to distinct physical settings)。
另外,聯邦最高法院在 Arsenault-Cameron v. Prince Edward Island(2000)判 決,儘管愛德華王子島省政府主張當人數很少的時候,可以使用巴士將少數族群 的小孩載到附近的族語學校(要花一個小時左右),法官認為憲章所規範少數族 群語言教育權利的用意,主要在修補少數族群在過去所遭受的不公不義,因此, 在人數一百上下之間,如果省政府可以興建新的族語學校、 提供好的教育,說不 定會有更多的潛在父母願意把小孩子送過來唸。我們把 這些相關的概念,整理成 圖四。
圖四 少數族群語言教育權
自己的教育委員會 獨特的硬體安排
14
設施管理及控制權
母語受教權
語言教育權
語言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