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32 - 2019年臺灣菸害防制年報
P. 32

                世界無菸日 菸害是造成心血管疾病第二大危險因子,約導致 12% 心臟病人死亡,僅次高血壓,故世界衛生 組織(WHO)將 2018 年 5 月 31 日世界無菸日主題訂為「菸品與心血管疾病」,期能提升民眾對於 菸害影響心血管健康的認知,並呼籲各國政府應積極營造無菸環境、提供戒菸服務、立法禁止菸商 廣告、促銷和贊助及提升菸價等策略,保護民眾免於菸害,維持心臟血管健康。 「吸菸傷心,戒菸救心」 很多人以為每天只要少吸一點就不會影響健康,這觀念其實是錯的!研究發現,就算每天僅吸 1 支菸,罹患冠狀動脈心臟病的機率比不吸菸的人增加 50%(男性 48%、女性 57%)、中風的機率更 增加超過 20%(男性 25%、女性 31%)。沒有安全的吸菸量,只有戒菸,才能真的降低對心血管的 傷害,相較於非吸菸者,冠狀動脈心臟病患者若戒菸,可減少 36% 死亡風險。為搶救吸菸對心臟的 傷害,各醫院心臟科動員參與戒菸服務,專業協助吸菸者戒菸。 ◎ 「吸菸傷心,戒菸救心」 菸盒警示圖文 菸品容器設計為廣告行銷的途徑之一,世界衛生組織菸草控制框架公約第 11 條要求締約方應 在菸品包裝標示健康危害警示,且面積不應少於主要可見部分的 30%(建議占 50% 以上)。2017 年全球已有 113 個國家規定菸盒上需標示警示圖文,且已有 90 多個國家要求菸盒警示面積需大於 50%;同時,研究顯示定期更換警示圖文才能維持警示效果,目前各國的更換頻率不一,以智利更 新次數最為頻繁,自 2006 年起至 2013 年平均每年更新 1 次,至今已更新 7 次,澳洲、紐西蘭及比 利時則採 2 ∼ 3 組圖文組,每 12 個月輪替一次。 1997 年國內通過之菸害防制法僅規定菸品容器應標示健康危害警告文字,不足以對吸菸者達到 警示之效果;2007 年由當時衛生署成功推動修正菸害防制法第 6 條,規範 2009 年 1 月 11 日起,菸 品容器包裝之正反面 35% 面積,除須警語外尚有須標示警圖及戒菸相關資訊之義務。 歐盟於 2002 年 9 月開始公布菸品警示圖文提供各會員國使用,2011 年 5 月,邱前部長(時任 署長)文達於世界衛生大會期間與歐盟代表會談時,與歐盟執委會衛生暨消費者總署(Directorate- General for Health and Consumers,簡稱 DG SANCO)聯繫,至該年 9 月歐盟同意授權我國使用該 菸品健康警示圖像,並於 2012 年 5 月 24 日共同簽署「菸盒警示圖像授權協定」,使我國成為第 10 個與歐盟簽署菸盒警示圖像授權之國家,該協定也是我國在衛生領域與歐盟簽署的第一個正式協定。   30 


































































































   30   31   32   33   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