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30 - 2019年臺灣菸害防制年報
P. 30

                鑑於菸害防制法(以下稱本法)難以一一全面列舉禁菸之公共場所及交通工具,本法第 16 條 第 1 項規定:「下列場所除吸菸區外,不得吸菸;未設吸菸區者,全面禁止吸菸:...。二、室外體育 場、游泳池或其他供公眾休閒娛樂之室外場所 ...。四、其他經各級主管機關指定公告之場所及交通 工具。」,故主管機關得就法有明定之「其他供公眾休閒娛樂之室外場所」,考量休閒娛樂之事實 與比例原則(例如場所通風特性、進出人數及滯留時間等相關因素),依本法第 16 條第 1 項第 4 款 之規定,以公告之方式明定休閒娛樂等公共場所之禁菸範圍,以保障民眾健康,並提昇國人與遊客 之休閒娛樂品質。 本公告是由各國家公園主管單位指定「遊客較多之區塊」,以及各縣市政府指定供民眾休閒之 公園、綠地,納入公告之禁菸範圍,在這些指定範圍內,除吸菸區外,不得吸菸,違者可處 2 千元 以上 1 萬元以下罰鍰。目前國內國家公園、國家自然公園、風景特定區及森林遊樂區場所之指定區 域與公園綠地,共設置禁菸區域計國家公園 47 處 174 景點及公園綠地 3,790 處。 高達 96% 的民眾支持 根據 2014 年本署「國家公園民意調查」結果顯示,有高達 96% 的民眾支持公園區隔禁菸區與 吸菸區,使吸菸者與非吸菸者互相尊重。顯示此項規劃,確實符合國人期待。統計自 2014 年 4 月 1 日施行「國家公園、國家自然公園、風景特定區及森林遊樂區場所之指定區域與公園綠地,為除吸 菸區外,不得吸菸。」政策,迄 2018 年 12 月 31 日,各縣市累計之稽查次數共計 36,856 次,總計 開出 1,965 件處分書,罰款金額高達 331 萬多元,連國外旅客都當場開罰、繳納罰款。本署提醒, 對於還沒有戒菸的民眾,可以在指定區域之外,或在區域內所設之吸菸區來吸菸,與其他遊客或休 閒民眾相互區隔,宣導民眾不要因一時大意受罰,造成敗興而歸。 本署特別感謝大家對公園等綠地,除吸菸區外不得吸菸政策的支持,讓在公園出遊踏青休閒的 民眾,都享有清新的空氣! 無菸家庭 癮君子吸菸後產生的「煙味」,其實是煙霧中有害物質不斷釋放到空氣中,其中尼古丁會黏附 在家具、牆壁、地毯等物品上,和空氣中的臭氧、亞硝酸行化學反應後產生亞硝胺致癌物質,更會 附著在皮膚、毛髮等表面,這就是「三手菸」,也就是說,不只一手菸、二手菸會對健康造成傷害, 吸完菸後,殘留在環境中的有害物質,也會對生活在同樣環境與空間裡的人有所影響。 為使菸害防制認知向下扎根,本署 2017 年與網路人氣插畫「小學課本的逆襲」合作,推出「拒 絕三手菸 從戒菸開始」影片並搭配「無菸的家-行動拒菸車」全臺趴趴走,深入校園及各縣市宣導。 影片第 1 集劇情裡主角父親為避免家中毛小孩受到三手菸危害決定戒菸,2018 年推出第 2 集影音創 作,強調「戒菸」對家人、寵物的好處多多,透過影片減少寵物受到菸煙危害。 二、三手菸易殘留毛小孩接觸也罹癌 在家中吸菸,不僅使親愛的家人受到二、三手菸的危害,寵物在無意識的舔咬中接觸到三手菸, 通過口、舌、鼻和呼吸系統,潛伏在身體,也會造成傷害。  28 


































































































   28   29   30   31   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