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34 - 2018-19全民健康保險年報
P. 34
全民健康保險年報 2018-2019 ANNUAL REPORT
次(含西醫、中醫及牙醫門診),平均每百人 住院次數14次,全國每人每年平均住院日數 1.4日。
調整部分負擔 落實雙向轉診
全民健康保險部分負擔的設計是為避免醫 療浪費,同時不致影響真正有需要的人就醫, 自開辦後,門、急診之部分負擔已經調整多 次,同時也藉以導正醫療資源利用,使不同層 級院所各司其職。
為鼓勵民眾小病到當地診所就醫,需要
表3-2 Table 3-2
類型
Institution Class
醫學中心
Medical Centers
區域醫院
Regional Hospitals
地區醫院
District Hospitals
診所
Clinics
進一步檢查或治療時再轉診到區域醫院、醫學 中心等大醫院,健保署自2005年7月15日起推 出若配合轉診則不加重部分負擔之設計,門診 基本部分負擔亦配合修正。其中,西醫門診基 本部分負擔按「未轉診」及「轉診」兩種方式 計收。民眾若未經轉診直接到醫學中心、區域 醫院、地區醫院就醫,就會付比較高的部分負 擔。牙醫、中醫不分層級一律計收50元。此 外,民眾看病時,如藥費超過一定金額,則須 加收藥品部分負擔(上限200元)。同一療程 中接受第2次以上的復健物理治療(中度—複
全民健保門診基本部分負擔
NHI Copayments for Outpatient Visits
基本部分負擔
Basic Copayments
單位:新臺幣元 Unit: NT$
醫院層級
Type of Institution
西醫門診
Western Medicine Outpatient Care
急診
Emergency Care
牙醫
Dental Care
中醫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經轉診
With Referral
未經轉診
Direct Visit
檢傷分類
Triage Classification
第1、2級 Grades 1 & 2
第3、4、5級 Grades 3, 4 & 5
170
420
450
550
50
50
50
50
50
100
240
300
300
50
50
80
150
150
50
50
50
150
150
50
32
註:1.凡領有《身心障礙證明》者,門診就醫時不論醫院層級,基本部分負擔費用均按診所層級收取新台幣50元。
2. 門診手術後、急診手術後、生產後6周內或住院患者出院後30日內第一次回診視同轉診,得由醫院開立證明供病患使用。 3.自2017年4月15日起公告實施。
Notes: 1. The copayment for mentally or physically disabled is fixed at NT$50 for each medical visit, regardless of the type of
medical institution they go to.
2. Patients who return for their first checkup after an outpatient or emergency procedure, or within 42 days after giving birth,
or within 30 days after being discharged from the hospital, pay the same copayment as if they were given a referral as
long as they have a hospital certificate confirming the need for a follow-up visit.
3. This copayment schedule took effect on April 15, 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