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動。至今學者研究大屯火山,推翻了大屯火山
最後一次爆發的時間約在
10
萬年前的假說,最
新發現在
5,500
年前大屯火山還有爆發的跡象,
預估噴發威力並不大,且噴發方式傾向破壞力
較小的「熔岩流」,目前尚屬處於穩定範圍內。
(
二)丘陵區
由沉積岩所形成的丘陵區,主要分布於東
南邊。此等丘陵地,屬於臺灣西部衝上斷層山
地;因位於北端西側,高度已低,起伏不大,
地形上不屬山地而為丘陵。以基隆河谷區分為
南、北兩區,北為內湖丘陵,南為南港丘陵。
1.
內湖丘陵
指雙溪川河谷以南至基隆河谷之間,為大
武崙山脈的西閭。呈東北東─西南西走向之單
斜構造,主要山峰有五指山、嶺頭山、忠勇山、
圓覺尖、金面山、雞南山、劍潭山等。山脊高
度,由北向南及由東向西逐漸降低,最後沒入
臺北盆地。
2.
南港丘陵
指基隆河谷以南至青潭溪谷以北的丘陵地
區,包括南港、伏獅山地的西部。東南角的次
格山海拔最高,達
678
公尺;其餘各丘陵高度,
皆在
300
公尺以下。較著名山峰有拇指山、待
老坑山、景美山和蟾蜍山等,地勢由東向西遞
降。
(
三)盆地區
臺北盆地係一構造盆地,盆底周緣為斷層
所經,外形略呈等腰三角形;三角形之頂點朝
向西北,淡水河由此出盆地,三角形底邊呈東
北東至西南西方向,東角通基隆河谷,西角連
大漢溪谷,底邊中點附近有新店溪谷注入。基
隆河在盆地中以自由曲流前進,大漢、新店兩
溪則呈顯著的網狀流路。三溪於盆地中匯流後,
再經關渡隘口,於淡水流入臺灣海峽。盆底地
面甚為低平,由東南向西北緩傾。臺北市所占
盆地平原,起於新店溪及淡水河東岸,以迄上
述火山與丘陵之山麓,其範圍南起景美,北抵
關渡,東至南港。盆地平原邊緣的山麓線凹凸
曲折,有半島形突出或內灣形凹入,島狀小山
甚為多見,如唭哩岸山、劍潭山等屬於楔入平
原,圓山、芝山巖、公館山等則是孤立小丘。
大屯山氣勢雄渾,是北部重要山系
從草山(陽明山)看七星山,遠遠冒出熱氣
臺北市山川秀麗,景色宜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