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89 - 2019年臺灣菸害防制年報
P. 89
戒菸服務 至於民眾對戒菸資源認知及利用情形,在不提示之情況下,僅不到 3 成民眾知道衛生單位提供 包括門診戒菸、戒菸班、戒菸專線等戒菸服務(23.9%)。而在曾經嘗試戒菸失敗者之中,若進一步 詢問他們過去 12 個月內曾經使用過哪些戒菸方法,整體而言,不到 1 成(7.5%)曾利用門診戒菸服 務,7.8% 曾自行於藥局買戒菸藥物,但另有 63.7% 表示靠自己的意志力。 因此,曾經嘗試戒菸者雖近 4 成打算在未來 12 個月內戒菸,但卻一直無法擺脫菸癮而持續吸菸 中(39.5%),可能原因是戒菸時沒能善用社會戒菸資源,尤其重度菸癮者更需要戒菸服務專業協助。 呼籲癮君子應善用多元戒菸服務資源,找專業醫師協助,透過成癮度評估,與專業醫事人員訂定出 適合自己的戒菸方法,若有任何問題,也可洽免費戒菸專線「0800-636363」,讓戒菸專線諮詢人員 從「身」、「心」、「靈」三方面為吸菸者量身打造戒菸個人計畫,早日脫離菸癮,成功戒菸。 菸害認知 每 2 位吸菸者中,就有 1 位吸菸者死於吸菸相關疾病;在許多國家,菸品使用是導致死亡的第 一原因,二手菸已被國際癌症研究中心(International Agency for Research on Cancer, IARC)歸類 為一級致癌物質,研究指出菸品與腫瘤、糖尿病、心血管系統疾病、呼吸系統疾病、消化系統疾病、 腎臟疾病等 6 大類死因相關;會增加至少 14 種癌症的風險,可能直接引發的癌症包括肺癌、口腔癌、 咽頭癌、喉頭癌、膀胱癌、食道癌,而間接可引發的癌症包含頸癌、血癌(骨髓性白血病)、胃癌、 肝癌、腎臟癌、胰臟癌、大腸癌、子宮頸癌等。根據世界衛生組織統計,菸草使用是全球可預防的 首要死亡原因,每年造成 700 多萬人死亡;其經濟代價也是巨大的,衛生保健費用及生產力損失合 計超過 1.4 萬億美元。在臺灣每年約有 2 萬 5,000 人死於吸菸及近 3,000 人死於二手菸害,平均不到 20 分鐘就有 1 人因菸害而失去生命;另有各約 264 萬及 23 萬人因吸菸及二手菸罹病,每年因吸菸 及二手菸相關疾病耗費醫療資源約 650 億元,整體經濟損失更高達 1,858 億元,即平均每一秒損失 近 6 千元,顯見吸菸對國家會造成龐大的經濟負擔。美國疾病管制局(CDC)出版的菸害報告指出, 吸菸者比非吸菸者有高達 2 ∼ 6 倍的心血管疾病死亡風險。根據 2018 年調查,在不提示的情況下, 有 82.2% 民眾可以具體回答出吸菸會引起哪些病症,但仍有 15.5% 的受訪者並不知道吸菸會引起哪 些病症,更有 2.3% 的受訪者誤認為吸菸不會造成病症。 註: 1. 資料來源:國民健康署「國人吸菸行為調查」,分析對象為 18 歲以上成人。 2. 問卷題目:「請問您認為吸菸會引起身體的何種病症呢?(不提示,訪員請追問,最多複選 3 項)」,上述題若「拒答」者皆為遺漏值。 3. 以臺灣地區 2000 年主計總處戶口普查資料為標準,並依性別、年齡、教育程度及居住地區特性進行資料加權。 與吸菸者同住的家人,除了要承受二手菸的危害外,還得面對「三手菸」的威脅。研究證實, 吸菸者即使不在孩子面前抽,但殘留在衣服、車子、房子內的三手菸一樣會導致血癌。根據 2018 年 調查結果,有 81.6% 民眾認同「在有人吸菸過的房間活動也會有害健康」這個說法,但另有 5.9% 民眾誤認為不對,1.1% 民眾認為不一定、11.4% 民眾則表示不知道。 註: 1. 資料來源:國民健康署「國人吸菸行為調查」,分析對象為 18 歲以上成人。 2. 問卷題目:「在有人吸菸過的房間活動也會有害健康』,請問您同不同意這個說法?」,上述題若「拒答」者皆為遺漏值。 3. 以臺灣地區 2000 年主計總處戶口普查資料為標準,並依性別、年齡、教育程度及居住地區特性進行資料加權。 87 研究、監測與國際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