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8 - 2019年臺灣菸害防制年報
P. 8
前言 推動菸害防制成效卓越,6 指標國際評為最高等級 菸害在臺灣每年造成至少 2 萬 7,000 人死亡,對個人、家庭與社會傷害至鉅。自 2009 年菸害防 制法新規定實施以來,成年人吸菸率由 2008 年 21.9% 降至 2018 年的 13.0%,青少年吸菸率亦從上 升轉為下降,如國中學生吸菸率從上路前 7.8% 降至 2018 年的 2.8%,高中職學生吸菸率從 14.8% 降至 2018 年的 8.0%。 依據世界衛生組織(WHO)所提出的 MPOWER 策略,我國菸害防制推動成效有 6 項指標達 最高等級,分別為監測系統(Monitoring)、成人每日吸菸率(Adult daily smoking prevalence)、 無菸政策(Protect people from tobacco smoke)、戒菸服務(Offer help to quit tobacco use)、 警示菸品危害(Warning about dangers of tobacco)、禁止菸品廣告促銷及贊助(Enforce bans on tobacco advertising, promotion and sponsorship);資料顯示我國在吸菸率監測、無菸環境法令執行、 二代戒菸服務、警示菸品危害及禁止菸品廣告促銷贊助等均已達 WHO 所訂定之最高標準。 杜絕菸害威脅,賡續推動菸害防制 強化菸草控制框架公約之實施,減少菸品使用,將會有助於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之達成;因為 推動菸害防制可以打破貧窮的惡性循環,終結飢餓,促進農業及經濟的永續成長,也能對抗氣候暖 化。本署積極透過政府跨部門、民間組織、業者與民眾攜手推動,例如:校園周邊人行道禁菸、嚴 禁菸品廣告、推動菸害防制宣導教育、免付費電話戒菸專線及戒菸治療等多元戒菸服務,希望能抑 制吸菸人口增加、增加戒菸人口及防止二、三手菸危害等。 電子煙具成癮性,且有爆炸危險性 世界衛生組織指出,吸菸及二手菸是心血管疾病的主要病因,全球約 12% 的心血管疾病是歸因 於吸菸及二手菸;美國心臟協會(American Heart Association®)於 2017 國際中風研討會發表經常 吸電子煙會使腦中葡萄糖的數量減少,也會破壞凝血因子,比吸菸更容易引起中風與出血,反而更 傷「心」。 有鑒於兒童及青少年對於成癮性物質的警覺低,依據衛生福利部食品藥物管理署於 2018 年受理 1,102 件電子煙檢體,結果顯示 80.8% 含有具成癮性之尼古丁。菸品添加薄荷、巧克力、玫瑰等口味, 掩蓋一般菸品的嗆辣氣味,吸引青少年、女性接觸或誤以為加味菸較無危害而持續吸菸,導致成癮 且菸癮越來越重,嚴重影響肺部的健康,甚至可能致命。 防制菸害,維護國民健康 臺灣菸害防制表現耀眼國際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