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9
三、原住民語教育
一)振興原住民族語言文化
臺北市政府原住民族事務委員會於
12
行政
區設置語言巢推動族語教學,民國
102
年共計
設置
35
巢進行
10
17
種語別教學,計有
358
名學員參與。為鼓勵原住民家庭在家說母語,
102
年召募
70
戶原住民族家庭參與族語家庭計
畫,
6
29
日及
7
20
日辦理培力工作坊,
進行「如何加強家庭的母語教育」、「族語家
庭的佈置」等課程;
7
1
日至
29
日辦理「族
語家庭的陪伴及輔導技巧」、「運用心理學佈
置家庭的族語學習情境」等
18
小時培力課程;
12
15
日辦理假日全族語活動等。
臺北市政府原住民族事務委員會於
7
29
日至
8
15
日舉辦「族語說一夏文化活力營」。
8
3
日委託臺北市內湖區東湖國小辦理「
2013
臺北市第一屆原住民族語單詞競賽」,共
19
隊伍報名參加。
10
12
日於臺北市政府親子
劇場辦理「
2013
臺北市第五屆原住民族語言戲
劇競賽」,共
10
支隊伍參加,單詞及戲劇競賽
各分組第
1
名隊伍將分別代表臺北市參加
103
年行政院原住民族委員會辦理之「第一屆全國
原住民族語單詞競賽」及「第五屆全國原住民
族語言戲劇競賽」,為臺北市爭光。
為使學生通過「
102
年度原住民學生升學
優待取得文化及語言能力證明考試」,特於
8
19
日至
8
30
日及
12
7
8
日辦理
36
小時「
102
年度原住民學生參加族語認證考前
輔導班」,共開設
14
班,計有
210
餘名學生參
加。另編印「小故事大道理」族語教材。
二)推展原住民民族教育
民國
102
年「臺北市原住民族部落大學」
課程依臺北市都會型態,規劃開設
64
門課程計
1,138
人次參加。編纂「臺北市都會區原住民遷
徙及社群文化變遷之初探」、「阿美族飲食文
化」、「排灣族手工藝文化」教材,另由學生
親自完成
56
部影片製作,「短片製作」課程並
通過教育部「非正規教育課程認證」之「北原
傳播臺」兩項加值型計畫,於
9
4
日及
10
27
日安排參訪不老部落、薩屋瓦知部落主題行
程,讓師生進行觀摩學習。
三)強化原住民學生教育服務
臺北市政府原住民族事務委員會結合政府
與民間資源,由悠遊卡公司及華碩電腦共同捐
100
臺平板電腦給原住民低收入戶大專生,
6
11
日辦理「平板在手、原民享悠遊」平板
電腦捐贈儀式,鼓勵原住民學生接受高等教育,
提高未來就業競爭力。
四、客語教學
臺北市政府客家事務委員會針對不同年齡
層、學習領域及程度推動多項客語教學計畫,
主要分為學校教育及社會教育等
2
大系統,以
推廣客家文化、傳承客家語言之目標。
卑南族部落傳統智慧體驗學習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