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2
臺北市年鑑
五、影視音產業全面啟動
臺北市的影視音產業營業額占全國比例過
半,臺北市政府透過棋盤式的政策模組,藉由
推動影視音產業進行經濟的轉型與進化,使臺
北成為國際區域影視音產業的創意匯流中心。
臺北市影視音產業園區」由臺北市政府
提供土地,在不出資、地上權不分割的前提下,
依促參法建置,將導引民間企業投入前瞻性的
影視音產業領域,以期創造臺北市繁榮的經濟
活動及就業機會。其中內湖五期重劃區於民國
102
7
10
日再次政策公告,並已選出最優
提案人。
此外,臺北市電影委員會單一協拍窗口亦
持續協助國內外影視劇組來臺拍攝取景,民國
102
年計協助超過
430
件影視拍攝案,其中國
際合作協拍
61
件,較
101
年增加
35.56
%,
以協助法國導演盧貝松在臺北拍攝《
LUCY
案,創造極佳之城市行銷效果。另外全年共協
23
部國片電影行銷宣傳,合作行銷電影的全
國票房超過新臺幣
10
億元。
102
年電影製作補
助計核定
13
部,總計補助
2,500
萬元。
於國際合作方面,臺北市電影委員會亦持
續於柏林、香港、坎城、巴黎電影節與安錫國
際影展參展及合作辦理製作創投會,藉由國際
曝光推薦優良國片及產業人士,增加國際合作
機會。
六、臺北文化獎頒發
17
屆「臺北文化獎」頒獎典禮於民國
102
10
26
日下午在臺北市中山堂光復廳
舉行,由從事藝文社會企業,並成立南村落舉
辦各式文化扎根活動的韓良露女士;長年致力
於設計發展、美學耕耘,且開創設計創意平臺
的台灣設計師連線工作室;以及結合眾多關心
表演藝術及熱愛戲劇、舞蹈的人力,致力於臺
灣藝術環境與文化發展的紙風車文教基金會共
同獲得此屆文化獎殊榮。
民國
102
年文化獎得獎單位為臺北創造更
加豐富多元的文化面貌,透過藝文、創意、藝
術等面向,發掘城市生活品味,形塑城市之美,
開啟最具有生命力的文化臺北,見證臺北最重
要的歷史軌跡及文化發展。
張艾嘉導演在捷運六張犁站拍攝《念念》
葉天倫導演《大稻埕》在臺北賓館取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