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1
三、北部流行音樂中心動土
北部流行音樂中心」由美國知名建築師
Jesse Reiser
夫妻檔建築師團隊設計,緊鄰三
鐵共構的南港站,將打造一處可以表彰、創作
及分享臺灣及亞洲流行音樂的專屬場地。內部
設計以主廳館、名人堂、音樂產業區
3
棟建物
為主,建築外觀納入臺灣海島元素,透過臺灣
山脈層巒稜線的意象連接屋頂主廳館、名人堂、
貝殼意象產業群聚區,未來將成亞太地區流行
音樂的朝聖地。
北部流行音樂中心」的主廳館設施為
5,000
席的室內表演廳;名人堂則以流行音樂
主題規劃展示空間以及影音媒體典藏場域為
主;音樂產業區則設有供小型演出,各可容納
1,600
800
200
人的室內
Live House
以及
200
人規模的音樂餐廳。期盼透過不同階段性
的表演空間與不同功能的設備規劃,北部流行
音樂中心,不只是辦演唱會的地方,更是產生
音樂的地方,以及產業群聚的地方。臺北市政
府於民國
102
6
19
日辦理北部流行音樂
中心開工典禮,由總統馬英九,文化部部長龍
應台及臺北市市長郝龍斌共同主持。
四、臺北未來式
文化產業指標建
築特展
民國
102
9
9
日至
10
13
日,由
臺北市政府文化局策劃的「臺北未來式-文化
產業指標建築特展」於花博公園流行館盛大展
出。「臺北藝術中心」、「北部流行音樂中
心」、「臺北文創大樓」分別由庫哈斯(
Rem
Koolhaas
)、
伊東豊雄(
Toyo Ito
及傑西 ‧
賴澤(
Jesse Reiser
3
位國際建築大師設計規
其代表了表演藝術、流行音樂,以及文創
產業三個面向,不但是臺北市文化建設的里程
碑,也希望透過這些建築突顯臺北的文化特色,
吸引一流文化創意人才來臺北生根,讓臺北市
成為華人文化圈文化創意首都。
3
棟建築作品不只在外觀設計獨具特色,
各建築團隊也為其動線、軟硬體的規劃費盡心
思,讓建築物不只是活動的發生地,更能成為
觀眾與表演者之間互動交流的平臺。「臺北未
來式」展覽整體以「臺北城」意象呈現,透過
影像投射、平面地圖的對比突顯
3
個嶄新作品,
在帶領臺北市民一窺臺北過去面貌的同時,也
引發對臺北未來的思考與想像,展出期間參與
人次共計
2
3,631
人。
臺北市立交響樂團新任首席指揮
Gilbert Varga
帶領團員演出實況
Rem Koolhaas
在臺北未來式記者會現場分享創作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