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5 - 好戲刊
P. 5

 同樣以傳統技藝為主軸,結合十二生肖的故 事,串聯出豐富精彩的表演,如雜耍、綢吊、 水流星、呼拉圈等技藝,還特別將傳統特技:
「變臉」、「足上功夫」、「古彩戲法」(魔 術)以及即將失傳的「扛竿」等,讓親子於 趣味的劇情中欣賞各式各樣的傳統技藝;民 間傳說大年初三是老鼠娶親的日子,好劇團 的《老鼠搖滾》以光影面具、搭配搖滾樂及 小提琴,創作全新的現代童話,為小朋友帶 來一個充滿音樂及偶戲的農曆新年。
近年許多劇團為增加表演能量與可看性,無 不轉譯相關文學作品,使戲劇與文學接軌, 大大豐富了戲劇中的文學元素,達到雅俗共 賞之境。雞屎藤舞蹈劇場《府城仙怪誌》即 取材自臺南文人許丙丁的章回小說《小封 神》,透過掌中戲和舞蹈交錯的鮮活畫面, 敘述臺南神怪故事,並在舞臺上呈現戲偶與 表演者互相呼應的趣味性;與之相呼應的還 有臺灣豫劇團《蘭若寺》,改編自中國神怪 小說《聊齋誌異》中觀眾最熟悉的《倩女幽 魂》,但同樣的故事經過改編後,觀眾將重 新認識劇中角色,並以現代眼光欣賞存在於 不同角度的人性慾望甚至情愛,從中體會文 學作品的深度與彈性。
而國光劇團近年不斷嘗試與突破自我,挑戰 新的演出可能,於《熱血》推出三場精彩表 演,主演第一場《打神告廟》的林庭瑜, 2017 年獲得第 28 屆傳藝金曲獎最佳年度新 秀,本場將獨挑大樑,展現唱作俱佳的水袖 功底;另由青年武生李家德主演的《秦瓊父 子》,將一口氣連演兩齣武戲,在京劇展演 裡相當罕見;第二場主演全本《石秀》的武 生徐挺芳,有著北京戲曲學院四年的底子, 展現了更深沉穩健氣勢;第三場《伐東吳》, 由技藝純熟的武生戴立吾「一趕三」,主演 黄忠帶箭、關公顯聖、趙雲救駕,一口氣挑 戰三種行當,功力相當豐厚絮實,並使劇中 人物活靈活現,邀請觀眾在初冬之際,熱血 一下,澎湃內心抵禦寒冬。
樂樂悠揚,生生不息春滿園
此外,臺灣國樂團自 2014 年起,每年均以 不同器樂作為主題,號召來自全國優秀的 「笛」好手,期待透過公開選秀的活動,給 予新秀嶄露頭角的機會,也讓觀眾在悠揚樂 音中,洗禮心靈,獲得幸福感;同樣希望透 過音樂串聯你我的還有夏至愛樂大提琴室內 樂團所帶來的《世界風情畫》,以大提琴重 奏搭配耳熟能 詳的曲目,讓音樂走入生活之 中;臺灣音樂館的《臺灣音樂家許石百歲冥 誕紀念特展》蒐羅了許石先生的音樂作品和 珍貴的手稿、筆記等歷史資料,引領觀眾走 進臺灣民謠的時空隧道。
除了上述特別節目系列的規劃外,為了延續 戲曲美學流傳 ,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致力於藝 術扎根與推廣,讓觀眾欣賞戲曲之外,能夠 透過參與實作或體驗,了解戲曲的美好,並 感受年節歡樂的氣氛,特別於臺灣戲曲中心 規劃「藝術體驗基地」配合節慶推出老少咸 宜又充滿趣味的版印《金豬報喜-版印福 符》,讓您除了一般的趨吉避凶符咒外,還 可依自己的需求發想專屬詞句,歡迎大家發 揮創意過好年;另外「戲曲藝畝田」將於寒 假舉辦《不打不相識-歌仔戲冬令營》,提 供國小至國中的學童報名,期待透過遊戲引 導和實際操作體驗歌仔戲,從互動的教學和 玩樂中培養團隊合作和欣賞戲曲藝術的能 力,進而激發想像力;「朝戲講堂」提供戲 迷和藝文愛好者與製作團隊近距離面對面的 機會,一窺幕前、幕後的秘辛,藉由無壓力 的對談機會,對於創作者的構想和演出能有 更深一層的認識和尊重。
隨著低溫報到,臺灣戲曲中心熱鬧不打折, 邀請您一同迎接鼠年的到來,感受傳統表演 藝術的元氣與活力,為 2020 年奏出歡樂的 序曲,並在不斷的交流與共鳴中,續寫動人 篇章。
  5
 Jan.-Feb. 2020

























































































   3   4   5   6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