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5 - 醫學院評鑑委員會(TMAC)20周年紀念專刊
P. 5
醫學院評鑑委員會
二十周年紀念專刊
TAIWAN MEDICAL ACCREDITATION COUNCIL
2020 20th
等的認證準則為範本,制定各國的醫學院認證準 則。臺灣、南韓與日本的醫學院認證單位,不但運 用這些具各區域特色,並符合全球要求的認證準則 於其醫學院的全面評鑑,而且這些認證單位也皆已 經通過 WFME 世界醫學教育聯合會認可(WFME Recognition)。
臺灣醫學教育認證制度通過 WFME 認可,意味 我國的醫學教育認證制度在程序及認證標準皆符合 全球公認的要求。
醫學院評鑑以醫學教育持續性品質改進 為指標
多年來,醫學教育學程已經負起教育品質提升 的責任,而這些教育品質的評鑑準則也在持續改進, 以反映教育的最佳實踐和社會需求的變化。事實上, 醫學院評鑑是對花費高昂的醫學教育學程在執行醫 學院社會責任上能否落實的查核。
評鑑的真正影響應視其促進醫學教育學程持續 性品質改進的能力,包括醫學院承諾投入資源及參 與自我評量活動,並且領導學校發展持續性品質改 進的文化而定。醫學院高標準的持續品質改進方向, 將導致高品質的醫學教育結果,並可作為畢業生品 質與其可能提供的高醫療照護品質的代表性指標。
未來展望
目前醫學教育學程已朝向「成果導向的教育」 (Outcome-based education,簡稱 OBE)邁進,
旨在為更廣泛的能力領域培育醫生,而不僅是為了 醫療專業知識。醫學院相信評鑑過程有助於教育成 果的改善,特別是在病人醫療結果的改善方面,因 而願意配合接受評鑑。然而評鑑的真正力量,在於 其能夠發展教育品質改進的文化,不僅是課程內容 和提供給學生的服務,與學生有關的全部教育經歷 的組成部分,都應該被評估。
放眼未來,TMAC 將持續提升醫學教育、精進 評鑑制度,透過評鑑,臺灣的醫學教育應可朝以下 六點發展:
1. 評鑑制度的持續修正與完備。
2. 持續加強與國內其他評鑑機構以及與醫學教育相
關組織的協調合作。
3. 加強與國際醫學教育評鑑組織的交流與合作。
4. 評鑑資料更多元、細緻。
5. 建立國內醫學教育持續品質改進的制度。
6. 建立「醫學教育輔導制度」,落實提升醫學教育
品質的理念。
歷經 20 年的成長與蛻變,TMAC 的會務發展 已逐漸從例行的評鑑工作,延伸至醫學教育評鑑制 度的革新,以及與國際評鑑組織的深入交流結盟, 會務的質與量均趨於複雜化。但 TMAC 肩負臺灣醫 學教育品質保證系統把關者的重擔,未來除了確保 醫學教育品質能持續改善之外,更重要的是透過評 鑑發現存在於整體醫學教育的根本問題,提出改善 的政策方案,以達到提升醫學教育的最終目的。
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