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7 - 2019年臺灣菸害防制年報
P. 17
降低健康不平等 研究顯示,不同地區、職業、族群、經濟條件、教育程度等社會條件下存在健康不平等的現象, 弱勢群體常有吸菸、飲酒、嚼檳榔等,導致慢性疾病發生和死亡的重大風險行為,而處於健康劣勢條 件;然衛生體系可藉由「健康促進」改善,因此防制菸酒檳榔的危害、改變弱勢族群危害健康的行為, 是減少族群健康不平等的重要介入措施。 為縮小健康不平等,本署自 2012 年起補助吸菸、飲酒、嚼檳榔高盛行率及肺癌、食道癌、口腔 癌、高發生率與死亡率之 7 縣市(臺東縣、屏東縣、花蓮縣、臺南市、基隆市、雲林縣、南投縣), 辦理以 5 年期程 10 年目標的中程「菸酒檳榔防制整合計畫」,迄今多數執行縣市之成人吸菸率明 顯下降,如花蓮縣自 2011 年 22.9% 降至 2018 年 15.9%,臺南市自 2011 年 15.4% 降至 2018 年 11.8%。2017 年起補助新北市、基隆市、宜蘭縣、南投縣、雲林縣、屏東縣、臺東縣及花蓮縣,共 計 8 縣市,2018 年營造無菸、酒、檳榔健康政策場域共計 217 處、辦理菸酒檳榔防制衛教宣導 1,140 場計 71,546 人參加、針對高危險群教育訓練 30 場計 750 人參加,以強化對菸酒檳之認知、培訓衛 教志工 48 場計 1,686 人並提供衛教服務、辦理菸酒檳榔戒治班或個案管理 86 班計 4,639 人參與、 配合辦理口腔黏膜篩檢與轉介、辦理友善或愛心商家拒售菸、酒、檳榔予未滿 18 歲青少年 696 家, 以及媒體宣導、問卷調查建置相關資料庫等。 透過建立健康公共政策、創造支持性環境、強化社區的行動、發展個人技能、調整健康服務的 方向等渥太華憲章健康促進五大行動綱領的策略,進行菸酒檳榔防制的整合教育、規劃無菸酒檳榔 的場域、結合部落社區營造中心倡導拒菸反檳節酒宣導及戒治服務等,以及結合社區、職場、學校 等各項資源,使該等縣市逐步縮小轄區鄉鎮或族群之健康不平等情形。 15 減少菸品需求 ◎ 連江縣社區戒菸班上課情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