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3 - 國合會2019年報
P. 13

  本會於COP24周邊會議,發表氣候智慧農業技術協助成果,凸顯近10年開發中國家因氣候變遷,導致農損逾960億 美元,以科技協助友邦農民乃當務之急。
環境方面,2017 年是有紀錄以來最熱的三年 之一,平均溫度比工業化前高 1.1 度。此外,全球 海平面持續上升,造成北大西洋颶風季及溫室氣體 濃度的不斷增加,這些都需要各國在落實《聯合國 氣候變化綱要公約——巴黎協定》承諾時,能夠加 速採取行動因應。
扣連SDG 指標,確保目標與成果一致 在此脈絡下,為回應國際潮流,2017 年 9 月 我國環保署署長在聯合國大會開議期間,於美國 紐約發表「臺灣國家自願檢視報告」(Voluntary National Reviews, VNR)。該報告展現臺灣各項公 共政策與進展,同時呈現對於夥伴國家的具體貢 獻。2018 年 9 月,針對全球關注的氣候變遷議題, 環保署發表 2018 年臺灣落實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 的關鍵報告,分享我國在「智慧水資源管理」、 「永續能源轉型」、「潔淨空氣」、「永續物料管 理及循環經濟」、「生態保育綠色網路」以及「永 續發展目標國際夥伴關係」等六大領域的發展成就 與願景,展現臺灣為全球落實永續發展重要夥伴的 決心。面對全球永續發展進程與缺口,本會亦調整
腳步、檢視自身資源,以回應全球挑戰。
在核心業務方面, 本會持續追蹤國際趨勢與夥 伴國需求,並於 2018 年重新檢視本會績效指標將之
與 SDGs 扣連, 以確保各項業務與國際趨勢一致, 包括「日常膳食增加蔬果攝取之人數」(SDGs 指 標 2.2)、「增加農業活動產值之有償援助計畫數」 (SDGs 指標 2.3)、「公衛計畫醫療衛生機構功能 提升數」及「公衛及醫事人員培訓人數」(SDGs 指 標 3.c)、「在臺就學獎學金人數」(SDGs 指標 4.b)、 「永續消費與生產、友善環境科技類型之案例數」 (SDGs 指標 12.a)、「年度執行中具包容性金融項 目之有償計畫件數」(SDGs 指標 8.10)、「人道援 助計畫協助韌性提升之措施數」以及「人道援助計 畫協助韌性提升之機構數」(SDGs 指標 13.1)。
加強計畫效益,共同回應全球挑戰
為能加強計畫效益, 本會運用臺灣重要發展 經推動跨領域計畫,並在既有基礎上擴大計畫規模 與影響力。以「聖克里斯多福及尼維斯農業因應氣 候變異調適能力提升計畫」為例,其結合資訊與農 業協助友邦回應氣候變遷挑戰;在公衛醫療領域, 則擴大既有計畫規模,如「史瓦帝尼孕產婦及嬰兒 保健功能提升計畫」,加強與史國合作強化其公衛 體系,並透過推動第二期計畫擴大影響力。
在教育和經濟成長方面,本會加強投入職業訓 練類型計畫,以回應國際間增加就業機會、降低勞 動市場的不平等性之訴求。
11

























































































   11   12   13   14   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