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62 - 原視界vol19
P. 62

  60 深度觀點
 公共媒體應確認的
共識及觀點
口述/巴奈.母路(國立東華大學族群關係與文化學系副教授;原文會第一屆董事會董事) 採訪整理/王瑞芬
公共媒體,對一個沒有文字 的民族來說非常重要。原 視不僅是公共媒體,更是屬於臺灣 原住民族的公共族群媒體,從初期 一路坎坷營運的過程,直到由原文 會接手經營,漸次呈現另番氣象, 一路走來雖應該是以鼓勵取代苛 責,不過,從旁觀的我,總覺得原 文會前進的腳步稍嫌慢了些,尤其 在看過其他公共族群媒體──公廣 集團的公共電視與客家電視台的運 作模式後,看到他們是如何聚焦在 已確立的大方向,逐一落實制度 面,並群策群力提升節目的精緻 度,反觀原視就不免有些憂心。雖 然原文會及原視也還年輕,但在整 體的制度制定、落實族群文化的態 度等面向,仍需多加努力。
公視、客台、原視 
三間公共媒體的差異
若分別以一句話形公視、客台、原視這三個公 共媒體的特性──公視就像是優雅的讀書人,客台 質樸勤奮,原視則是野性粗獷活潑。
公視是一個非常有活力的媒體,從籌備、開播 迄今20多年來,在制度上較為健全完整,且人才 到位,同仁的工作態度一致較易整合。雖然仍會被 行政細節規範,但同仁們積極認真、一心做好節目 的拚勁,即便其想法有時令董事們不解,但仍得到 應有的支持與尊重。
客台有十分清楚明確的中心思想,台內同仁彼 此有共識、不強調個人主義,當整體決議以「戲 劇」為節目主軸發展時,即便經費有限,每一位 同仁亦竭力為自己的族群文化,在媒體空間中發揮 到極致;即便所製播的節目受到諮議委員挑剔── 語法不對、腔調有誤等,他們在虛心討教之餘,仍 繼續堅守以戲劇傳揚客家文化的精神。值得一提的
 原視界IPCF雙月刊.2017.12
























































































   60   61   62   63   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