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
臺北市民眾親水體驗活動」等,吸引約
6
萬多人次參與,逐漸喚回民眾對水域活
動的熱情與動力。
老建築注入新生命 水岸文化空間傳藝
除了水域環境與活動的漸次活化,臺北市政府也不遺餘力的推動河流沿線的文化空
間修復、改造與活化,例如位於公館水岸旁的「寶藏巖國際藝術村」,即是臺北市第一
個依《文化資產保存法》所指定的「聚落」。此聚落主要由
60
70
年代所興建的違章
建築所形成,這些建築依山傍水,蜿蜒錯落,呈現臺灣特殊的聚落樣貌。「寶藏巖國際
藝術村」以「聚落共生」概念,以藝術與居民共構的方式活化保存,創造聚落多元豐富
的樣貌,注入了寶藏巖新的生命力。
山水有情
照見臺北真容顏
淡水河的美麗,不是緬懷過去式,也不是放眼未來式,而是「現在進行式」,臺北
市政府團隊將持續積極努力,讓我們的好山、好水、好文化持續發光發熱。這是一項任
重道遠的工作,除了市府與各界的投入、貢獻,更需仰賴民意的督促及公眾的參與,唯
有大家齊心合作,才能真正達到活化淡水河,創造美好城市的願景,而臺北市富含深度
與生態自然的容顏也才能真正被看見。
2013
臺北市民眾親水體驗活動
(
香蕉船
)
大佳河濱公園城堡花海
寶藏巖燈節展覽—如畫美景」展演活動現場
2013
臺北市民眾帆船體驗
XXX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