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推廣「紙錢香枝減量集中
燒」政策
傳統民間祭拜時,焚燒紙錢及香枝是民
間傳統習俗,但傳統祭祀用品紙錢在焚燒過
程中會產生懸浮微粒、重金屬、苯、甲苯及
多環芳香烴等空氣污染物,大量燃放則易產
生黑煙及一氧化碳等,也產生高溫和煙塵,
對居家、公共安全及環境生態也會造成不良
影響,影響人體健康。有鑑於臺灣民間習俗
如春節、清明節、中元普渡月及農曆初二、
十六祭拜等重要節日,民眾會燃燒紙錢及香
枝,不僅會造成空氣污染,還會危害人體健
康,為了節能減碳及為地球盡一份心力,臺
北市政府民政局與臺北市政府環保局合力推
廣,長年推動「紙錢香枝減量燒、空氣清新
好環保」政策,呼籲臺北市轄內民眾響應集
中焚燒金銀紙錢,民眾接受度日益增加,顯
現推廣成果。
為符合民間習俗,於中元普度前夕與財
團法人臺北市臺灣省城隍廟合作,邀請吳永
猛教授以民間法教信仰科儀於北投、木柵、
內湖焚化廠等地進行年度淨爐科儀,以符合
宗教慣例及讓市民安心,並結合各區里辦公
處免費提供「中元普度集中焚燒金銀紙錢專
用袋」,邀請市民朋友響應促進居住環境及
品質提升,讓宗教信仰亦能兼顧環保與健
康。金銀紙錢集中燒活動自民國
89
年起推
動迄今,集中焚燒量成長
10
倍以上,而臺
北市立案的
277
家寺廟中,已有
117
家寺
廟響應無燃燒紙錢,而焚燒紙錢的
160
家寺
廟,已有
147
家寺廟配合集中焚燒,顯示集
中焚燒的方式漸為大眾所接受。
二、推動臺北孔廟儒學推廣課程
臺北孔廟為長年展現東方儒學風采,於
春節期間策劃辦理「孔廟行春」、「六藝體
驗展闖關」等活動,讓參觀旅客在春節期間
感受豐富熱鬧、傳統吉祥又富含文化氣息的
精采活動。元宵節期間辦理「孔廟傳統藝文
慶元宵」系列活動,運用詩文繪畫製作的宮
燈造形燈籠妝點,感受儒風文學氣息。在
4
、
5
月春暖花開時節辦理「春日品茶趣」體驗
活動,以茶會友,邀請民眾體驗茶道的精神,
讓民眾利用假日到孔廟遊玩,在充滿古色古
香與儒學文化氛圍中感受品茗的趣味。
暑假期間舉辦孔廟夏令營,藉由親子共
同參與剪黏、書法、詩歌樂舞兒童創意劇團
等多元暑期研習班,讓家長與孩童可以度過
與時俱進的禮俗
Part 4
淨爐點榜儀式
186
臺北市年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