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8
臺北市年鑑
地,民國
102
年辦理私有土地徵收
6
案、土地
51
筆、徵收戶數
745
戶、面積
7.7
公頃,補償
金額新臺幣
33
億
8,067
萬
4,985
元;辦理公有
土地撥用計
66
案、筆數
235
筆、面積
37.3
公頃,
以加速公共建設的推行。
(
二)區段徵收
為加速完成都市計畫建設藍圖,至民國
102
年底已辦理完成區段徵收
14
區,總面積
約
781.2
公頃,提供可建築用地面積約
215.4
公頃,取得道路、公園、學校等公共設施用地
面積計約
565.8
公頃。目前正積極辦理奇岩新
社區及北投士林科技園區等
2
區之區段徵收,
總面積約
106.9
公頃,提供可建築用地面積約
52.2
公頃,取得公共設施用地面積計約
54.7
公頃。預期開發完成後可有效增進土地利用、
創造土地利益、改善都市風貌、健全都市整體
發展。
(
三)市地重劃
臺北市推動市地重劃
40
餘年,除提供都市
建設所需各項公共設施用地外,並見證各項重
大建設的發展歷程,舉凡台北
101
金融大樓、
南港經貿園區、內湖科技園區、國立臺灣科學
教育館、松山民生社區、士林中央社區、松山
車站等,皆為辦理市地重劃的具體成果。至民
國
102
年底已辦理完成市地重劃
39
區,總面
積約
920.1
公頃,提供可建築用地面積約
544.4
公頃,取得道路、公園、學校等公共設施用地
面積計約
375.7
公頃;並積極推展文山區第
1
期、南港區第
3
期及內湖區第
9
期等公辦市地
重劃作業。臺北市政府亦積極獎勵土地所有權
人自行組織重劃會辦理市地重劃,獎勵民間參
與都巿建設,除可注入民間豐沛資金及力量外,
更能經由民眾的主動參與,形成群體共識,強
化地方認同感,促進地方建設發展與繁榮。
102
年持續協助南港南港段、南港玉成、大安懷生、
士林住六-六、內湖石潭、北投住十二等地區
自辦市地重劃。
結語
為實現市民追求進步的渴望,臺北市政府
積極投入各項公共建設:開通社子大橋、更新
主要道路路面、改善人行道鋪面,提供舒適的
道路服務品質,增進市民行的便利。同時新闢
公園綠地、加強道路周邊綠化美化,促進都市
綠美化,塑造繽紛的城市花園,提供市民賞心
悅目的市容;再發揮創意巧思舉辦陽明山花季
等各項花卉展覽與花季活動,吸引超過百萬人
次遊客觀賞。並加強河道整治及河川管理、完
善雨水下水道及污水下水道、強化山坡地整治
及水土保持,推動總合治水,提升各項防洪排
水建設,以防災減災為目標、保障市民安居樂
業福祉為依歸,兼收永續經營好山好水自然景
觀之功效;再妝點以河濱公園及河濱自行車道、
整建風景區、營造特色化之登山步道等各項親
山親水休閒設施,使市民擁有充分多元的戶外
活動場所,滿足民眾育樂需求。更透過各項完
善的自來水、天然瓦斯、電力設施等公用事業
建設,促進產業發展,帶動都市繁榮。同時推
動公營住宅及綠建築,提升居住品質,滿足市
民住的需求。不勝枚舉的市政成果,在在顯示
臺北市政府積極投入公共建設的用心。臺北,
蛻變中的宜居城市,讓我們拭目以待蛻變後的
美麗臺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