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9
水位監測站
一、防洪排水建設
(
一)臺北市總合治水推動
臺北市於民國
95
年成立總合治水推動
委員會,以「上游保水、中游減洪、下游防
洪」整體流域管理的治水概念,結合政府及
民間力量,建立安全、舒適、美觀、健康的
生態都市。
102
年召開
3
次委員大會及
3
次
宣導活動,研擬總合治水量化目標,加強水
患防範措施及防洪建設的發展工作、建立
完善應變機制,並推動全方位的防洪防災
系統。
(
二)防洪工程建設
臺北市整體防洪計畫係依據行政院核定
之「臺北地區防洪計畫」,以沿岸築堤方式
為主,河道整治及河川管理為輔。計畫施築
的堤防長度為
13
萬
1,231
公尺,民國
102
年已達保護標準的堤防共計
10
萬
9,141
公
尺,其中
102
年施築國道
3
號萬芳交流道
至木柵捷運橋段堤防長約
500
公尺,預定
103
年
2
月完成;基隆河洲美堤防待辦長度
約
1,500
公尺,將配合「北投士林科技園區
開發案」一併施築完成;關渡堤防待辦長度
約
5,268
公尺,將俟關渡平原整體開發案核
定後配合施作堤防設施,雙溪復興橋至劍南
橋河段待辦長度約
7,210
公尺,目前優先針
對局部防洪高度不足之河段進行改善,預定
103
年完成規劃檢討。
(
三)雨水下水道工程建設
臺北市規劃興建雨水排水幹支線總長
為
540
公里,截至民國
102
年底已完成
522
公里,完成率
96.70%
。
102
年辦理「陽港
3
調洪沉砂池新建工程」等
8
項工程,增強
排水功能及改善市區環境衛生;另為強化雨
水下水道的水位監測功能,截至
102
年完成
159
處水位監測站、
1
處流量監測站及
5
處
影像監測站,並進行資料監測及分析,以有
效監視水情。
優質的河川水域整治
Part 2
總合治水委員大會
水位監測站
新建景美溪右岸堤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