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42 - 中華技術127期
P. 42

  1
  40 │No.127│July, 2020
  對沿線周邊地區之交通行為及環境景觀產生影 響。
 為重新思考車站周邊街廓之空間規劃及 乘車環境,並藉由地區交通計畫與人車動線之 規劃及整頓,營造能與輕軌運輸服務相結合的 「友善人本轉乘環境」,提升輕軌使用者之乘 車環境感受,目前針對輕軌沿線及車站周邊之 交通及都市環境進行調查、檢討、分析與規 劃,提出包括人行、車行、自行車等之交通、 景觀環境改善計畫及具體之規劃方案,全案已 於106年完成期初報告。
 107年完成C1-C14路段週邊交通及環境改 善規劃報告,已提送各權責機關參考執行,共 計26案,其中18案已獲配合辦理;108年8月、 109年2月分別完成C14-C20及C32-C37路段之交 通環境改善規劃報告審查作業,送請相關權責 機關辦理後續參考。
 另108年針對美術館路及大順路段週邊交通 及環境改善規劃初步構想(詳圖2及圖3),已請相 關單位進行作業。
 美術館路及大順路造街原則,是透過都市 設計、工程與產業發展等面向重新規劃,以回 應民眾訴求。依內政部營建署所發行之都市人 本交通道路規劃設計手冊,改善9項人本造街的
空間構想:1車道空間;2人行空間;3騎樓 空間;4停車空間;5植栽空間;6交叉路口 空間;7街角與節點空間;8建築界面空間; 9巷道及停車場出入口空間。
 市府捷運工程局於108年邀集9位外聘學 者,成立專家學者委員會共同評估研商,並提 出建議之執行策略,後續召開本路段輕軌及造 街計畫說明會,透過居民參與機制凝聚居民共 識。提出以下四項初步概念,正內部討論中, 以期建構一個大高雄友善人本轉乘環境。
一、建構人本環境造街
  包括:通過性車流導引、車道重新配置、   降低交通衝擊、路外停車空間、友善步行
環境等措施。
二、凝聚居民共識
  辦理輕軌及造街計畫說明會。
三、大南環調整先行完成
  東、西臨港線持續施工及系統整合。
四、美術館路及大順路特色與造街構想
  ■ 輕軌具親民、慢活的特性
  ■ 配合沿線造街計畫帶來都市新景觀
  ■ 儘早啟動景觀改善及造街計畫
  ■ 兩旁舊建築物立面美化
  ■ 開設簡餐、咖啡廳或特色店鋪
  ■ 利用沿線較寬處加以改善為小型廣場
或小型特色市集地
    人物專訪










































































   40   41   42   43   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