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32 - 中華技術127期
P. 32

  1
  30 │No.127│July, 2020
  三、聯合開發的產品型態也會跟著時代在改變
  綠線當年徵求投資人的過程並不順遂,而 政府又有捷運通車的壓力,所以臺中市府先行 施作下方設施,讓未來的投資人可以往上興建 自己的產品。但有投資人反映,底部的設計跟 自行設計的產品不相符,會造成這樣的原因是 因為房屋市場是有波動的,以前適合做的產品 現在不見得合適。因此政府必須要主動招商, 沒有不二法門,事先瞭解有無政府端可以先做 的障礙排除,才能順利招商並且主動提供協 助。
  例如:日本在軌道宅的相關開發值得我 們效法,它的規劃是從我們的生活邏輯去做整 合,如:爸爸、媽媽每天要上班時,沿著軌道 路網送孩子去托育中心,然後趕著去上班等等 的概念去做規劃,所以我覺得軌道宅的型態可 以朝這方面去思考,如興建月子中心、老人安 養中心、托嬰中心及托幼中心等設施。
四、各局處相互合作落實大眾運輸導向發展 (TOD)及租稅增額融資(TIF)效益
  過去地方政府為誘使地主加入聯合開發, 政府提供誘因如價值保障等方式,但因為政 府是透過如大眾運輸系統土地開發辦法(第29 條)、都市更新建築容積獎勵辦法等,去創造
增額容積,然後再將潛在的效益互相抵銷。
  其實捷運建設不應該只是交通局的事,它 應該是城市的事,所有人都在關注建設走到哪 裡?發展就到哪裡?所以很重要的是,我們要 結合其他的局處,讓TOD變成事實,而不是僅 有紙上談兵。
  我曾與都發局討論過TOD,因為TOD要劃 設範圍,而都發局有區域總量容積管制的壓 力,要如何調控?這就是都發局要備案處理 的。基本上,我們可以透過很多的方式,比如 增額容積等相關的回饋,這些回饋不管是到軌 道基金或都發局,都是回到市府身上,然後 再挹注到相關的建設;亦可透過TOD將部分的 人行空間,在都市更新時一併處理。當然我 也覺得臺灣大道,大概是所有路線裡面最有條 件做聯合開發,或是做周邊公共設施的調控, 因為它的土地單價相對高很多。另外就是捷運 藍線,也感謝世曦大量盤點出適合做聯開的土 地。
問:局長對於顧問公司於臺中軌道建設的 參與有何建議及期許?
答:顧問公司在長久以來已經累積了許多的
   人物專訪






















































































   30   31   32   33   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