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28 - 中華技術127期
P. 28
1
26 │No.127│July, 2020
(一) 達到大眾運輸搭乘率20%
在臺中市的都市發展範圍中,如果旅次 量沒有被分配到其他運具上,那道路容量依舊 有很大的壓力,而隨著方才所述之大眾運輸路 網結構的調整,可令大眾運輸運量稍微提昇一 點。
我心中的理想短期目標是讓臺中市有20% 的民眾搭乘大眾運輸,由於臺中市的人口結構 問題,原臺中市區的人口量才100多萬,其他 大量則是屬原縣區的人口,可是原縣區的範 圍很廣,且無塞車與停車的問題,這與國外發 展大眾運輸一樣,在沒有塞車與停車問題的地 方,主要要做好道路與停車位的規劃,讓民眾 開車更便利。因此我們需要規範的是,當民眾 進到另一個區塊,而該地方有很大的塞車問題 時,就必須限制民眾進出的使用方式,或提供 民眾其他的替代運具。
(二) 打通主要道路計畫
臺中市在盧市長到任後,市府已制定出 幾條重要道路是需要被打通的,如市政路、大 智路外等,另有其他重要道路也將陸續併進處 理。透過打通臺中市的幾條主要幹道,規劃匝 道口的進出等,進而提升道路的流暢,這是目 前可以做到的。
(三) 公共運輸運輸資訊管理平台
以往臺中市在討論公共運輸資訊平臺議題 時,最大的困難是在面對資訊、數據、格式化 與一致性的問題時,必須把進來的每項資料的 格式,做確認後才能進行整合;或依據各自的 需求,去整合所需要的資料,如公車、停車及 交控等。
陳幼華副總經理(左)與葉昭甫局長(右)討論臺中捷運未來可行性
臺中市也有在做自駕車等相關的前瞻性 計畫,我認為交通未來資訊化是一個必然的發 展,因為這跟民生議題環環相扣。若將數據化 的結果,反應到每天上、下班的通行上,民眾 就會很有感覺,這是短期內可以達成的。
人物專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