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94 - 中華技術127期
P. 194

 4
  192 │No.127│July, 2020
  壹、 前言
根據交通部運輸研究所統計,全台灣橋梁 數量有兩萬8千多座,包含交通部及各縣市政 府所轄橋梁。近年來,UAV技術及運用範圍快 速發展擴大,使用UAV可以幫助減少橋梁檢測 的成本,同時降低現有橋梁檢測方法的風險。 因此,如何運用UAV有效的協助進行橋梁檢 測,乃是深具發展潛力的新興課題。此外,根 據交通部公路橋梁檢測及補強規範之規定(交通 部,2018;交通部,2020),橋梁檢測以目視為主, 儀器為輔,於特定週期和特別時期,對橋梁構 件進行合宜之檢測,以期提早發現問題,掌握 損傷劣化情況,採取必要之對策,使橋梁保持 於良好狀態。檢測除以繪圖或照片記錄劣化或 損傷部位外,宜以量化方式評估各構件之劣化 情形,建立橋梁現況之基本評估資料,再依各 構件權重計算該座橋梁現況之綜合評估分數, 及該座橋梁之狀況指標,以作為維修補強優選 排序之依據。檢測時需判定劣化程度(Degree)(D 值)、劣化範圍(Extent)(E 值)、劣化情況對橋梁 結構使用性及用路人安全性之影響(Relevancy)(R 值),以及劣化構件處置急迫性(Urgency)
(U 值) (交通部,2018;交通部,2020) 。其 中,定期檢測是以目視搭配便於攜帶之 工具進行檢測,目視可分為直接目視與 間接目視。直接目視係指檢測人員以肉 眼直接檢視橋梁構件;間接目視係指檢 測人員使用望遠鏡、高解析度相機、無 人遙控載具、工業內視鏡等拍攝影像, 或以重錘、水準尺、測距儀等易於攜帶 之設備測得數據,再由檢測人員進行判 斷(交通部,2018;交通部,2020)。
有鑒於上述規範之橋檢程序所拍 攝之照片並沒有量測與定位的能力,且 難以達到事後檢核與變異偵測的目的。 此外,若遇到人員不易到達或無法以 近距離觀測的橋梁,例如跨河橋或跨山
谷橋,則需採用人員吊掛或貴重的橋檢車進行 近距離檢測,將會造成人員安全與經費工時增 加的問題。因此,如何透過快速、可靠、準確 的人工智慧技術,自動檢測無人機所拍攝之大 量影像,偵測得到各式劣化區域,例如混凝土 裂縫等,同時達到三維定位的目的,以便後續 觀察是否持續惡化的問題。因此,本研究乃提 出影像式智慧橋梁檢測作業程序,讓操作人員 透過視窗操作軟體在室內進行橋梁檢測,包括 使用人工智慧機器學習技術從大量影像中自動 判識劣化區,並透過攝影測量技術協助三維定 位,以達到多時期劣化區變異偵測與量化的目 的。
貳、 影像式智慧型橋梁檢測作業 程序
圖1為本研究提出之影像式智慧橋梁檢測 作業流程圖,為了達到自動化檢測之目的,必 須先建立橋梁三維模型,故在進行無人機航拍 後先建置密集點雲,再以人工數化橋梁表面矩
  圖1 影像式智慧橋梁檢測作業流程圖
  特稿
























































































   192   193   194   195   1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