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88 - 中華技術127期
P. 188
3
186 │No.127│July, 2020
表6 G8a站人工樁施工困難與對策
項目
施工遭遇困難
因應對策
高地下 水位
所在位置為臺中捷運沿線地勢較低處,其地下水 位相當高,約在地下5.9m,開挖降水困難,且外 排抽水量非常大
1.依據抽水計算,較相同面積基地需配置更多抽 水馬達 2.抽水量大,聯外排水必須先行確認可容納其排 水量體
局部不 透水層
基地位處於舊河道上,其卵礫石填充粒是透水性 差且具黏性之粉質砂土,雖透水係數不如黏土 低,但仍妨礙降水。曾出現緊鄰2支人工樁(間距 2.4m)出現地下水位分別為30m與18m之情況
採樁體內多加小型抽水井(其馬力約為7.5~10 HP),邊抽水邊用紅(黏)土攪拌水泥塗抹孔壁進行 止水作業
高強度 大粒徑 卵石
局部有挖掘到粒徑超過1m巨石,範圍超過人工樁 範圍,無法挖掘
將樁範圍內巨石加熱再冷卻,反覆作用後讓石頭 碎裂,或先鑽孔再擊破後分散運出,切勿大力敲 除全部取出,以免產生孔洞,喪失地層既有之自 立性
半圓形 擋土樁
半圓形擋土樁鋼筋籠吊放時易旋轉,會侵入日後 結構體施作空間
鋼筋籠吊至定位後,頂部須加工作筋固定,在灌 漿前需調整至定位
半圓形 擋土樁
半圓形樁兩側為混凝土與回填礫石,澆置期間兩 側高差太大,偏壓會使鐵板變形
混凝土澆置與礫石回填須謹慎控制高差,高差不宜 超過3~5m,且施工不宜過快,避免鐵板變形漏漿
其餘各站人工擋土柱施工注意事項說明如 下:
(一) 頂部開挖週邊土壤崩塌之防止:基地 降挖時需挖除表土層至穩固之原卵礫 石層,因回填層容易崩塌,故必須降 挖到未擾動土層施作擋土牆及施工平 台,才能避免向下開挖時因上方土層 不穩定而發生崩塌。
(二) 開挖間距須注意調整或採取跳挖施工 法:區隔開挖擋土樁,施築完畢後, 再進行其他擋土樁之挖掘,施工時對 鄰近建築物、圍牆及地面,須加強注 意是否因開挖而造成地面裂縫或建物 傾斜等可能導致災害之徵兆,方能早 期預防及解決。
(三) 工作平台坑口補強:工作平台坑口須 承受各項開挖設備荷重,早期僅澆置 PC常因無法承受設備重量而崩塌, 建議採用鋼筋混凝土施作平台方能穩 固,操作時注意捲揚機受力狀況及對
(四)
洞口週邊土層影響,勿造成土石鬆動 崩塌;另棄土坑邊緣與人工樁應距離2 公尺以上,並對地面上排水予以規劃 其流向,並設置截排水溝降低水對土 層強度影響。
開挖側壁崩塌之防止:施工時應保持 側壁垂直度,不可超出開挖設計容許 範圍或產生偏心情形,以免側壁不穩 定而崩塌,在吊運物料及人員上下坑 時,應緩慢吊放以免速度過快不易控 制而碰觸側壁,造成土石掉落。
人工擋土柱施工安全經改良方案實作後, 在進度控制、工程成本與安全性提升等方面仍 具高度競爭力,希望藉由本次案例經驗回饋降 低外界對人工樁施工風險的疑慮。但人工樁施 工安全仍仰賴第一線施工人員安全意識與施工 經驗,增設之安全設施只能降低風險發生的影 響程度,因此讓施工人員適應改良型作業方式 與危機意識才是人工樁零工安的關鍵要素。
專題報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