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82 - 中華技術127期
P. 182

 3
  180 │No.127│July, 2020
  配置極靠近地界線,使人工擋土柱幾乎成為擋 土工法之唯一選擇,部分基地人工擋土柱深達 30m,為業界首見,將成為工安隱憂。此外,經 訪查業界,目前人工擋土柱工班約90組,若本 計畫多處基地同時展開工作,人力動員恐有疑 慮。考量公共工程之指標意義及人工擋土柱之 潛在風險後,本計畫決定重新調整建築配置, 盡可能以全套管樁施工方式取代人工擋土柱, 將人工挖掘需求減至最低。然而,全套管基樁 搖管機設備無法緊貼建築線施工(圖8),基樁 外緣與地界線至少需有1.6m空間,又因擋土壁體 較厚,勢必減少地下室使用空間。為不影響開發 效益,本計畫創先採用半圓形全套管擋土樁,以 減少擋土壁體厚度,其配置概念如圖9所示。部
分土開大樓基地面積狹小且緊臨鄰房,被迫仍需 採用人工擋土柱以貼近地界線。對於這些不得不 採用的人工擋土柱,本計畫之設計單位與業主有 高度共識必須提升其施工安全性。
現有人工擋土柱主要安全措施為:坑壁拍 漿、逃生繩、混凝土護圈等,著重於坑內保護 而疏於外在致災因素之預防,且坑底作業人員 完全無避讓待援空間。研究改善防護措施的同 時應注意控制施工過程之曝險時間,若防護措 施或工序造成坑內挖掘時間延長(工率下降),或 引致新的曝險因子(如吊放鋼襯板等重物),反而 不利於整體安全性。因此,必須儘可能讓工班 依循已熟悉之工作步驟、不增加於坑內施工時 間,在不大幅變更工序的前提下將傳統之安全 措施進行「微整型」。依前述討論之人工擋土 柱勞安災害模式、因素及機制,提昇人工擋土 柱施工安全性之具體措施為:袪水、降挖、加 強型工作平台、洞口補強、孔壁掛網保護及落 石緩衝(避讓待援空間)等,說明如表3。
圖8 全套管基樁施工機具
  圖9 半圓形全套管擋土樁配置示意圖
此外,為使施工廠商熟悉各項防護措施及
  專題報導


























































































   180   181   182   183   1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