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78 - 中華技術127期
P. 178

  3
  176 │No.127│July, 2020
     壹、計畫簡介及設計參數選擇
一、計畫簡介
臺中捷運烏日文心北屯線(以下簡稱臺中 捷運綠線)路線起自北屯機廠,沿松竹路至北 屯路口前跨越臺鐵後,轉至北屯路、沿文心路 至文心南路,續沿建國北路、建國路與臺鐵平 行進入高鐵臺中站為終點,共設置G0站至G17 等18座車站(16座高架站、2座地面站),並於捷 G5、捷G6、捷G8、捷G8a、捷G9及捷G11等6 站共規劃7棟土地開發大樓。各站土開大樓為地 下5至地下7層及預估未來為地上20~23層之鋼筋 混凝土或地上36層鋼骨鋼筋混凝土構造物,開 挖深度為24~37m,其中委由北捷局代辦發包施 工之土開大樓共有:G5、G6、G8a、G9(G9-1、 G9-2)及G11等5站共6棟。
本公司承接之臺中捷運土開大樓設計案 (以 下簡稱本工程),此段位於臺中捷運綠線G3~G11 站,共橫跨北屯區、西屯區及南屯區等三區, 其地理位置在臺中盆地北部之大甲溪沖積扇。 區域地質套繪捷運開發場站位置詳圖1。
二、區域地質
臺中盆地北起大甲溪南岸,與后里台地 相望,南至濁水溪北岸,與竹山丘陵(亦稱斗 六丘陵)遙望;盆地中央有烏溪流經為界,以 北則東西夾於霧峰山地(三汀山丘陵)、大肚 台地,以南則東西介於南投丘陵、八卦台地。 臺中盆地係由主要溪流攜帶之卵礫石沖積物堆 積而成,包括古大甲溪沖積扇、太平合成沖積 扇、烏溪沖積扇與貓羅溪沖積扇,為臺灣西部 晚新生代沉積盆地的一部分。
本工程沿線之地表高程由北向南遞減,約 介於EL.+62~+118m之間。沿線地層除回填層外 概分成二個層次,上方覆土層為黃棕色或灰色 砂質粉土或粉土質細砂,下方為堅硬之卵礫石 層。依文獻鄰近本工程區域之試坑資料(張吉 佐等人[8]、蔡明欣等人[11]、吳文隆等人[12]), 卵礫石主要為堅硬之石英質礫石,其單壓強度 常可以達到2000 kg/cm2以上,礫石含量約在 80%以上,統一土壤分類為GP或GP-GM,其標 準貫入試驗N值均在100以上,為良好承載層。
三、地下水
地下水位為深開挖設計與施工 之重要考量因素,綜觀台中地區歷 史地下水位可發現,民國6,70年代 台中市中心之地下水位約莫位於地 表下1m~3m,經過第一次大規模的 都市發展後,下降至約地表下5m, 而後根據區域開發而漲升。本工程 依據2007年臺中捷運設計階段及 2015年土開大樓設計階段之鑽探調 查結果[3],整理各土開大樓基地之 地下水位變化如圖2所示。捷G5、 捷G6於地質調查孔深度25m內均未 測得水位,捷G8a至捷G11地下水位 約在地表下7~15m,地下水位高程 由東向西受地勢影響逐漸下降。結
圖1 本工程區域地質圖
專題報導






















































































   176   177   178   179   1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