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66 - 中華技術127期
P. 166

 3
  164 │No.127│July, 2020
  壹、 緒論
近十幾年來國內軌道建設蓬勃發展,路網 持續擴張、客運量顯著增長,已然成為不可或 缺之公共運輸系統。至今,台灣軌道路網已有 相當之規模,扮演國內交通運輸動脈要角,除 活絡都市機能並帶動國家經濟之發展外,軌道 運輸更與民眾日常生活緊密相連、肩負都會大 眾交通重責。
隨著軌道運輸系統的成長與規模的擴 增,以及近年政府大力推動「前瞻基礎建設計 畫」,其項目中含有多達30項以上之「軌道建 設」計畫,其重要性,不言而喻,躍然成為促 進都市縫合、改善環境、擴大觀光發展,提升 國人生活品質,同時帶動相關產業的發展,促 進經濟成長之先驅工程。
其中,捷運工程目前在全國各縣市都會區 中積極規劃與建設,惟捷運路線常行經既有道 路,且常鄰近民宅、醫院及學校等,因而沿線 在施工營運及維護時產生之振動與噪音,常造 成民眾生活圈之干擾。近年來民眾環境保護意 識之抬頭與居住品質需求之提升,使得捷運沿 線常遭受居民之陳情與抗爭。
一般針對行駛列車所產生的振動與噪音, 最直接且有效之防治措施,為機電系統與軌道 系統等音源的改善,如降低車輛噪音量與輪軌 噪音等;其次為隔離噪音與振動的傳播,如 土建之噪音防制設計,於高架段設置隔音牆與 吸音材;隔離列車衝擊振動,降低結構振動、 地傳振動與地傳噪音,高架段降低高架結構振 動也可降低結構噪音。軌道運輸系統有效的減 振降噪措施常需車輛、軌道與土建隔音牆之相 互搭配,才能滿足沿線居民生活的寧靜條件。 實務上機電系統之振動與噪音在規範中已有規 定,廠商以符合採購規範為主,因此在機電系 統方面依循合約之標準下,軌道系統的振動噪
音需在既定的機電系統噪音條件與土建隔音能 量下來進行減振降噪措施。
一般認定軌道隔振可降低軌道與結構振動 位準,可同時降低噪音位準,而期待軌道減振 優先於土建結構之噪音防制措施。目前軌道隔 振最有效者,為浮動式道床軌道(Floating Slab Track, 簡稱FST)。對於鄰近軌道結構之建物有 振動噪音疑慮時,隨即想到浮動式道床軌道, 期待可同時解決振動與噪音問題。實際上軌道 減振有兩個不同目地,一般以隔離列車衝擊傳 入軌道結構之振動量為主要目的,可降低經由 大地傳播之地傳振動與地傳噪音,在高架段軌 道結構振動降低也可降低部分結構噪音。另一 目的為降低鋼軌基版以上的鋼軌振動量,旨在 降低鋼軌振動量與對車輪的反力,可降低輪軌 噪音、鋼軌的波狀磨耗與輪緣的磨損。
浮動式道床軌道造價相對較高,主要功能 為隔離車輛衝擊傳到軌道結構之振動與地傳振 動及地傳噪音,對於輪軌噪音與列車噪音無法 提供有效的防制功能。故在軌道工程設計時, 對於浮動式道床軌道的隔振功能、動態特性、 整體成效、建造之複雜程度與成本及其可替代 範圍等課題,需有清楚的瞭解,才能做出合理 的軌道減振設計。
貳、 捷運軌道系統之振動與噪音
捷運系統於列車行駛時所產生之振動與噪 音,簡述如下:
一、行駛列車造成軌道系統之振動
(一) 輪軌不整之衝擊
包括車輪不圓、鋼軌粗糙、線形不 整、軌道基礎勁度分布不均勻等,造成輪
  專題報導



















































































   164   165   166   167   1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