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62 - 中華技術127期
P. 162

 3
  160 │No.127│July, 2020
  與特性、土建與軌道型式,以及減音設施 性質等。
二、國內目前鐵路噪音振動設計,尚無可供依 循之設計規範。另環保署頒布「鐵路交通 噪音評估模式技術規範」認可之鐵路噪音 評估模式Schall 03(1990年版),未能充分 考量現況條件之噪音增量,如道岔、設備 老化,以及外牆反射、隔音牆多重反射、 軌道區反射、衰減誤差值等傳播路徑的變 化等影響噪音模擬分析重要因素,易致噪 音防制分析結果產生顯著差異。因此,建 議未來應依據國內軌道噪音特性及環境現 況,妥適訂定軌道噪音及振動防制設計規 範,提供未來軌道工程減振降噪設計參 考。
三、結構型式以有限元素(FEM)進行橋梁結構 受列車激振力作用後產生之振動量,再由 邊界元素法計算橋梁之底版、橋腹及胸 牆等結構產生振動所輻射出之聲功率及頻 率,最後以戶外噪音預測模式,依據ISO- 9613-2戶外聲音傳播衰減第2部分:一般計 算方法,在模式中橋梁各結構以面音源設 定,輸入相對應之聲功率及頻譜,據以推 估衰減至沿線敏感受體之結構噪音量,檢 視是否符合目前環保法規,並評估該噪音 對附近住戶之影響。
四、國內鐵路工程之噪音防制設計,無法如捷 運工程之噪音防制設計,對於列車及軌道 系統要求音源上限。國內鐵路列車之車種 較多,且部分車輛老化,更有鋼輪不真圓 造成輪軌音、引擎動力音及空調設備音增 大之情形,建議臺鐵局未來新購車輛及列 車進廠維修時,均應有外部音量檢測要 求,以適當控制鐵路營運之音源。
五、臺鐵目前道岔型式均採固定式岔心,致車 輪與軌道撞擊力大,為主要噪音源,考量 減振降噪效果,建議採可動式岔心、軌道 區吸音材、設置中央隔音牆或近軌隔音 牆、軌腹吸音材或噴油系統等措施,配合 降速、磨軌和鋼輪真圓等管理措施,達到 降噪的目的。建議採用之減振降噪方式, 採增設中央腹板、加厚翼板及護欄箱型 梁,改變結構自然振動頻率,減振降噪效 果可達10dB;採用軌道區各類降噪措施約 可降低15~20dB;另設置弧形隔音牆亦可降 低約15~20dB。
 參考文獻
 1.
2.
3.
台灣世曦工程顧問股份有限公司,軌道高 架橋隔音牆效能檢討及結構音評估方法建 立,民國108年
交通部臺灣區國道高速公路局北區工程 處,內湖段轄區高架橋梁下噪音改善設施 規劃設計服務工作規劃設計報告,民國105 年
許榮均,王聰貴,軌道交通噪音預測模式與 防制對策之研究,民國103年
     專題報導




















































































   160   161   162   163   1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