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36 - 中華技術127期
P. 136

 3
  134 │No.127│July, 2020
  二、捷運三鶯線高架車站防雨水入侵設計相 關審查執行面之爭議與議題探討
目前三鶯線捷運高架車站,大都以盡可 能開放、具穿透性之設計理念為方向,朝減輕 車站之量體感,並方便乘客能迅速判別所在環 境為原則。此等設計之優點,不僅能顧及旅客 之視覺感受,並兼顧自然通風、排煙等之綠建 築省能目標。但缺點則是過多的開放、穿透性 設計,將造成雨水入侵,尤其車站區遇極端氣 候狀況時,如無適當封閉之外牆設計,更將造 成車站設備損失。而上述兩者之設計方向,則 是存在結構性之矛盾,該如何取得兩者間之平 衡,實為設計實務上之難題。
首先,三鶯線規範中僅概略以30度檢討線 作為審查時可量化檢討之依據,但前提是僅假設 為實牆有阻擋與透空無阻擋兩種狀況,但如三鶯 線統包商建築師提出之極簡盒子造型其立面大多 採用全面之擴張金屬網或沖孔烤漆鋁版包覆,這
些材料雖具一定程度穿透性、通風性能佳,但相 對而言,擴張金屬網或沖孔烤漆鋁版並無法達到 實牆之完全阻絕雨水效果,不過理論上又一定是 比完全透空之阻絕效果為佳,所以如果以該等材 料作30度防風雨線檢討時,該如何認定其穿透後 之折減角度?這些必需要有公正之驗證數據,才 能據以作量化檢核與判斷。
另外,此等方盒子車站造型與擴張金屬網 立面,防風雨設計上亦有一些結構性的弱點, 例如因造型考量為方盒子,站體中央處形成大 尺度挑空空間,然而中央處外牆立面高處遮蔽 性不足,且無挑簷遮蔽,導致雨水穿透飄入的 距離將大增,甚至可能將直至月台中央深處, 且鄰外牆穿越兩側月台動線處之遮蔽性也不 足,雨水很容易穿透飄入造成濕滑,恐將對旅 客的舒適性及安全性造成威脅(如附圖24)。
而三鶯線設計規範中對於車站防雨水入侵 之設計考量,總括來說,包含兩處重點位置:
 圖24 三鶯線側式車站長向剖面示意圖
  專題報導

























































































   134   135   136   137   1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