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26 - 中華技術127期
P. 126
3
124 │No.127│July, 2020
局的指示下,要求專管顧問針對此等防風雨 規劃、設計與驗證等相關議題,先行未雨綢繆 進行研析,提出其驗證與執行原則建議,以期 望能使本工程順利執行,並避免後續車站完工 後,避免因為設計不周導致面臨風雨入侵時造 成危害狀況。
在此目標下,專管顧問陸續多次與業主、 統包商等單位召開會議討論研析後,達成了相 當多共識,並據以制定相關審查執行原則後, 核頒各單位執行。而本文目的即是分享上述研 析之經驗與成果,希望可作為未來各高架捷運 規劃時的參考。
貳、 捷運高架車站防風雨之合約 相關設計規範簡介
捷運三鶯線計畫統包工程之車站防風雨相 關設計規範,乃綜合該線之特性,並參考交通 部「捷運系統建設技術標準規範」以及目前國 內各高架捷運系統,如台北捷運、機場捷運、 台中捷運等捷運系統之防風雨規範條文與精 神,據以訂定。
有關防風雨的設計,通常為考量兼具視野 開放、穿透及自然通風、採光等建築造型與節 能要求,同時達成免於風雨吹襲、遮陽等旅客 安全與舒適度目標,一般都優先針對如月台、 通廊及出入口等旅客通行或聚集處,規定需採 立面實體阻隔或加長挑簷遮蔽等方式設計,以 防止雨水入侵。另外,次要空間處所雖無要求 完全阻隔雨水進入,但通常仍然會規範需再搭 配落水樓、截水溝、地坪排水等設施並搭配相 關防滑設計,以進一步確保旅客安全。
以下,列舉捷運三鶯線規範相關條文,說 明上述理念,例如5.1.3.3”車站結構型式”該節 有述明:「個別的高架車站之造型設計應配合當
地周遭環境特色,提供包含外牆、吸/隔音牆、 雨遮、鋪面和植栽在內的獨特景觀特質。高架 車站應盡可能採取開放式與具穿透性之設計, 特別是位於擁擠的市區。這種作法將可減輕車 站之量體感,且便於乘客於所在環境中,能迅 速地判斷方向。月臺雨遮之型式應盡可能提供 最大的頂蓋、遮蔭。雨遮應涵蓋月臺之全長, 且於旅客聚集處適當地點設置防風雨設施,以 保護乘客免於風雨吹襲,但不得過度減少自然 通風」。
另外,又如”5.3.2.3節高架車站設計概念 4.月臺頂棚/風雨遮蔽設施”該節亦有規定:「 (1)所有高架車站均應設置頂棚,以遮蔽日晒及 風雨。(2)頂棚應儘可能採用斜面或特殊造型, 以提供最大之遮蔽風雨、遮陽、自然採光及自 然通風效果。頂棚之覆蓋範圍應涵蓋月臺之全 長,並考慮於適當位置裝設隔屏以阻擋風雨, 惟不得過度減少自然通風。」,而「5.2.6.11 高架車站風雨防護設施” 該節則規定:”高架 車站應設置風雨防護設施。沿月臺全長之上方 均應有屋面之遮蓋,且屋面應自月臺兩側出挑 至道床上方;出挑之距離應達軌道中心線以外 200mm處。並應有飄雨線30度以上之考量或檢 核,以避免月臺飄雨。」。
上述規範與國內其它系統之規範其實大 同小異,比較不同處在於三鶯線多了一條「飄 雨線30度以上之考量或檢核」規定,這是三鶯 線於原規範訂定時,考量到雨水入射角度與風 速、雨量間存在著相互影響關係,通常風速越 大狀況下,受重力垂直落下之雨水通常會被吹 襲成越大角度,而基於經驗所建議之數值則為 30度。
在下方,另綜整捷運三鶯線與其他國內主 要捷運系統相關防風雨設計規範作成比較表說 明,如表1:
專題報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