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2 - 中華技術127期
P. 12

  1
  10 │No.127│July, 2020
     捷運興建,其實是一個城市再造的機會, 如果說結合都市計畫可以做得更好,不是只有 「點」的串聯,而是整個「面」出去,可以活 絡整個桃園市。
  至於在捷運的主管機關之立場範圍,應 該給這些捷運開發站更高的容積。不應該只局 限於最小開發面積,局限場站的開發性。開發 必須思考在地的各種環境因素,每一站為都會 不一樣,考量整體的需求性、市場性,才是對 「環境的改善與融合」,以至永續經營,這個 才是未來最主要的主軸。
問:整個軌道運輸有兩種方式,一種是都 市開發產生軌道運輸建設需求,另一 種軌道運輸先建設來開發帶動城市發 展,就現況桃園捷運中有機場聯外捷 運線,興建中有機場聯外捷運線延伸 中壢及桃園綠線,規劃中有桃園綠線 延伸中壢,以桃園都會區及航空城的 發展,軌道運輸與經濟發展之互動為 何。
答:桃園市由於產業發展快速,又為國際機 場所在地,所以人口逐年明顯增加,平均一年 人口增加約4萬人,依據內政部統計處資料, 桃園市是全國人口增加最快之縣市,截至民國 109年3月底,人口數已達225萬人,增長率亦
為全台第1;另至民國109年3月底,桃園市人 口平均年齡約為39.02歲,為六都最年輕;由 於人口及產業群聚發展與繁榮,桃園的年工業 產值將近3兆元,佔全國營收17.4%,但隨著經 濟快速發展,機動車輛持續成長,道路交通負 荷日益沉重,長此以往,勢必影響都會區未來 都市及產業之發展,降低競爭力,借由軌道運 輸與經濟發展之互動是必要的。而桃園的軌道 建設將分為二大階段推展:
  第一階段「三心六線」捷運路網:航空 城都市計畫已在107年3月27日經內政部審查 通過,因此桃園市未來發展將有三大都心,分 別為桃園、中壢及航空城。在此都會急遽發展 之際,整體交通運輸必須及早規劃建設,以因 應未來運輸成長需求,方能提升整體大眾運輸 效能與使用率。因此104年桃園市政府規劃由 捷運機場線、綠線、棕線、綠線延伸中壢、三 鶯線延伸八德及臺鐵地下化等「六線」所串連 的軌道系統,連結航空城、桃園及中壢「三都 心」,並藉由捷運機場線、捷運棕線及三鶯 線,與大台北都會區捷運系統形成便捷的北北 桃捷運系統,使臺北都會區30分鐘可達的便捷 捷運路網生活圈得以向外擴張,成為50 km半 徑、1小時可及的北北桃軌道生活圈。
   人物專訪


























































































   10   11   12   13   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