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2 - 國立成功大學基礎醫學研究所
P. 12

歷任所長專訪 來進行學程制,所以剛開始所設計的學程,就分為 5 至 6 組。 1991 年 12 月 16 日當時的會議上,也討論未來博士班招生及入 學後,如何選擇指導教授幾成立指導教授委員會,這對當時的基 礎醫學所來說,是一個重要的發展,讓日後成大基醫所博士班學 生,不僅僅只是接受指導教授的指導,而是能夠得到更多不同老 師的指導,形成一個委員會,來共同輔助研究發展,同時間也訂 立博士班指導教授的學術要求。(圖三、圖四) 這在當時討論出的執行方案為博士班研究生的論文指導,由其指 導教授負責,博士班研究生選擇指導教授,應考慮指導教授之專 長與經驗,學習環境與自己的研究目標,博士班除訂有“基礎醫 學研究所博士班研究生之指導教授認定施行細則”以為規範,並 對各研究生組成論文輔導委員會,此委員會置委員三至五人,由 所長徵詢指導教授意見,遴選相關學者組成,並指定委員一人為 召集人。此委員會每年應開會 1 - 2 次,評估該研究生進度,並 將進度報告評估表送研究所備存。 賴明德教授表示,上述的執行方案,可看出早期的規範,是非常 嚴謹的,同時也可以對比目前的制度。首任所長是由黃崑巖院長 同時代理從 1992 年到 1994 年,但實際事務其實是由張文昌教授 及黎煥耀教授來執行的。 張文昌教授於 1994 年成為正式所長任職到 1999 年,第二任所長 由林銘德教授從 1999 年任職到 2004 2004 年退休,2004 年開始則由 基醫所創立時,就一直參與所務的黎煥耀教授接任所長。 張文昌所長及林銘德所長,主要建立了基醫所公平的入學制度, 及嚴謹的指導教授選擇方式,建立了完善的博士學習制度,因為 每年只有 5-10 名博士班學生,甚至連所長自己的碩士班學生都無 法錄取,可見當時入學制度的公平性。 在 在 1998 年前,基醫所的行政業務,是由其他所職員兼職負責。在 成立 6 年後,由於學生數量及業務增加,正式有第一位職員,張 儀真,也是學生口中的「張姐」,目前仍與基醫所校友保持良好 聯繫,張儀真退休以後,就由陳晏瑱負責基醫所事務至今。 在 2000 年後,由於生物科技成為國家重點發展,所以基礎醫學研 究所博士班招生名額快速的擴增,最高曾經達到每年收 50 餘名新 生。基醫所成立以來,最主要的重要的功能,便是凝聚整個院的 基礎研究老師向心力,及彼此學術研究,且在校外一個場所,進 行聯合進度報告就是一種最好的方式,基醫所在早期也建立了此 一傳統。 賴明德教授指出,2004 年黎煥耀所長上任後,主要有兩個方向有 二,第一,除了重新設定組別領域,不再以科為分組標準,而是 以研究領域,在教學上分「傳染性疾病」、「神經科學」、「癌 症細胞生物學」學程。各學程學生,除選修該學程之科目外,也 可選修其他學程之科目,第二,則為對於博士班學生的資格考, 加以嚴謹的考核,也開始有學生,因為資格考未過,而遭退學的 先例。 賴明德 特聘教授 基醫所所長任期:98 08~103 07 現職 成功大學副校長 成功大學生物化學暨分子生物學研究所特聘 教授 成功大學副校長賴明德表示,成功大學醫學院在成立後,1987 年首先成立生物化學研究所,接著在 1989 年成立藥理學研究所, 由於當時對於研究的深度及發展需求,希望成立博士班,但因為 各科師資及發展歷史皆仍不足。所以當時就徵詢醫學、生物、化 學、藥理學、生理學、微生物、公共衛生、工業衛生解剖及病理 科等不同領域,共 25 位老師,設立一個整合型基礎醫學研究所博 士班。 25 位老師,收回十七張調查表,贊成者有 12 位,雖然一些人有 保留的意見,但設立成大基礎醫學研究所博士班也就由此開始。 雖然大家在會議上,各表達不同的看法,但基本上是支持基礎醫 學研究所的成立(圖一、圖二),會議中 15 人中有 13 人贊成未 9 ∣歷任所長專訪 


































































































   10   11   12   13   14